随着全球信息化的推进发展,复合型人才越来越成为很多国家所需要的。这就使得各国之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合作办学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
|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推进发展,复合型人才越来越成为很多国家所需要的。这就使得各国之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合作办学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不同国家之间的合作办学,有很多有利的地方,比如可以促进学术交流和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国际化发展,以及通过留住优秀毕业生实现网罗国际人才的目的。事实上,这也是目前不少国家吸引人才的通用做法。 早在2015年,我国就已成为全球第三大留学生目的国。但国际留学生占在校生比例只有0.46%,是美国的1/9,国际化教育水平依然较低。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无疑有助于改变这种局面。  现如今,我国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已有不少颇具代表性的案例,比如上海纽约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但总体而言仍处于探索阶段,还有亟待改进之处: 1.完善各种评估体系:发达国家合作办学的突出特点在于对合作办学设置独立评估体系和常规性的质量检查制度。比如美国ACICS、英国QAA等都是高等教育质量评估联盟,对各高校海外合作办学活动进行不定期检查,发现不符标准的高校立即取缔跨国办学资格。这种完善的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正是我国合作办学迫切需要补足完善之处。 2.效益与质量并进:不能只注重表面甚至经济效益,而应以培养国际人才为初衷,开展新兴学科、急需学科的合作项目,引进国内急需、国际先进的课程和教材。注意借鉴国外先进办学理念、模式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 3.充分利用海归人员的优势:不少海归人员回国后遇到各种挑战,而让这些国际化人才进入中外合办学校,则可最大程度发挥他们的优势。 4.引进来的同时也要走出去: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实现“引进来”的同时也要注意“走出去”,加快境外办学步伐。这样不仅能增进对象国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还能培养当地技术与管理人才,更好地服务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和机构。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海外合作办学的信息,可以选择我们海外商务考察,我们会带您实地考察海外企业院校,帮助您城外国家合作办学的先行者和佼佼者。 |